-
鲫鱼疖疮病防治法
菌类养生鱼疖疮病由疖疮型点状气单胞菌引起。患病初期,鱼背部皮肤及组织发炎,随着病情发展,这些部位组织内出现脓疱,患部隆起红肿,用手摸有柔软浮肿的感觉。脓疱内部充满脓汁和细菌。脓疱周围皮肤和肌肉发炎充血,严重时肠也充血。鳍条裂开,鳍基部充血。此病无明显流行季节,一年四季均可发生。 鲫鱼发生疖疮病后,可以采用外泼消毒药和内服抗菌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。 (1)外泼消毒药。每立方米水体用二氧化氯或二溴海因0...
2024-10-10 0次
阅读更多 -
鲤鱼的介绍
菌类养生鲤鱼,有称鲤拐子,隶属于鲤形目,鲤科。其种类多,有野鲤、鳞鲤.镜鲤、红鲤、荷包鲤等。鲤鱼对水体环境适应性强,是我国淡水养殖传统的优良品种。多年来,国内不少科研单位利用新技术,着手进行鲤鱼的选种和培育工作,通过驯化、杂交等方法,已培育不少优良品种,在各地渔业生产中获得显著的成效。鲤鱼常栖息在水体的底层。成鱼是以软体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。在自然条件下,主要食物是螺、蚬、水生昆虫幼虫...
2024-10-10 0次
阅读更多 -
鲢鳙鱼加工制作鱼圆
菌类养生“四大家鱼”中的鲢鱼、鳙鱼,因肌间刺多,味道比鱼稍逊,往往销售不畅,因此加工利用鲢、鳙鱼的问题亟待解决。下面介绍利用鲢、鳙鱼加工制作鱼圆的方法。 辅料配方:按鱼肉50千克计,需食盐1千克,淀粉3千克,砂糖0.5千克,味精0.075千克,姜汁适量,含水量一般为鱼肉重量的50%至60%。 操作要点:选用重1.25至2.5千克、肉质厚实、鲜度较好的鲢、鳙鱼作为原料。将鱼剖杀洗净,从尾到颈,去腹档去脊骨...
2024-10-10 0次
阅读更多 -
鲜卤美国红鱼片加工工艺
菌类养生美国红鱼(Sciaenopsocellatus)生物学名称为眼斑拟石首鱼,属鲈形目石首鱼科拟石首鱼属,为广温广盐性鱼类,适温为10~30℃,最适为18~25℃,有报道可耐2℃的低温,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,淡水、半咸水、海水中均可正常生长,为肉食性鱼类,在自然水域主要摄食贝壳类、头足类、小鱼等,人工饲养可用配合饵料。美国红鱼病害少、生长速度快,据报道当年养殖的个体可达500~1000克...
2024-10-10 0次
阅读更多 -
鱼苗鱼种运输技术
菌类养生苗种的运输,是养鱼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,需要认真对待。苗种运输成功的关键,是应做好运输前的准备工作,它是提高运输途中鱼类成活率的保证。在运输之前,除事先检查运输工具,掌握运输时间和人员安排外,还应做到“人等鱼到”,“塘等鱼放”,使运输顺利进行。一、运输方法。1.帆布桶运输:帆布桶运输的优点是装运速度快,操作简便,途中可以喂食,换水,适用于火车、汽车、拖拉机、三轮车等交通工具。帆布桶的大小...
2024-10-10 0次
阅读更多 -
鱼苗下塘的技术十要点
菌类养生鱼苗下塘是鱼苗培育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。鱼苗由于身体纤弱,对天气、水温、水质、敌害清除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严格,养鱼者稍微疏忽,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,重则整个养殖过程全部失败。为此笔者将鱼苗下塘技术要点概括为十个方面,以供参考。 一、检查清塘效果。鱼苗下塘前1~2天要用密眼网拉几次空塘,主要检查池塘中是否有敌害生物。如发现野杂鱼、蛙卵、蝌蚪、水生昆虫等敌害,应重新清塘...
2024-10-10 0次
阅读更多 -
鱼苗下塘十要点
菌类养生检查清塘效果鱼苗下塘前1-2天要用密眼网拉几次空塘,主要检查池塘中是否有敌害生物。如发现野杂鱼、蛙卵、蝌蚪、水生昆虫等敌害,应重新清塘。 检查池塘中的残留药物检查方法是:1.取半桶底层水,将鱼苗放入底层水中试验,或将鱼苗置于池塘内的小网箱中,观察8-12小时,以确定鱼苗能否入池。2.经生石灰清塘的可测定池水的酸碱度,如pH值在8.5以下,说明毒性已消失。3.观察池水,如有水蚤存在...
2024-10-10 0次
阅读更多 -
鱼花的放养
菌类养生1.鱼花的选购和运输:淡水白鲳鱼花的选购要求选择腰点明显、体质健壮、规格均匀的鱼花。鱼花的运输以充氧塑料袋运输为主。用1只40厘米×60厘米塑料袋,装水5~8千克,装鱼花7万~10万尾,充氧封口,可经受24小时的运输。? 2.放养密度和放养时间:经过实践工作证明,每亩放鱼花15万~20万尾的放养密度为宜。放养时间可选在5~7月份,因为此期间水温高,气候稳定,鱼苗生长快、病害少,鱼苗培育成活率高。...
2024-10-10 0次
阅读更多 -
鱼粉加工妙法
菌类养生一、选料选用价值低的小鱼、小虾,或加工鱼片、鱼肉罐头过程中废弃的鱼头、尾、鳃、内脏等,均可作为力,工鱼粉的原料。但用盐腌渍过的原料不宜采用。 二、蒸煮将原料除去污物和杂质,用清水漂洗干净,捞起沥干,装入布袋,放进蒸笼或加水蒸煮约20分针。 三、压榨取出布,上加石块或其他重物压榨去水。如果数量较多,可用机械压榨,开始压力小一点,待挤掉大部分水分后渐加压,直至压干为止土。 四...
2024-10-10 0次
阅读更多 -
鱼类越冬要慎防气泡病
菌类养生鱼类越冬池溶解氧量过低会使鱼窒死,但溶解氧量过高也是造成鱼类气泡病的主要原因。 在越冬初期和中期,一般只注重提高越冬池的溶氧量。可是,到了后期,即春节过后的二个月间,气温与水温回升,越冬池冰层尚待溶化,此时如果水体溶氧量过高,冰下水体中氧外溢,氧分压迅速降低,这时鱼体内氧分压仍然较高,氧气自体内也迅速向体外溢出,即发生气泡病。患病鱼体有的肠管内有气泡,鳞片竖起似竖鳞病,鳃丝微血管中也有气泡...
2024-10-10 0次
阅读更多 -
鱼类致死的主要原因
菌类养生除虫菊是一种天然杀虫剂,是菊科植物白花除虫菊的干燥花,有效成分为除虫菊素。菊脂类杀虫农药是一类人工合成的,与天然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相似的杀虫药。分子结构中大部分含有三元环,这种环型化合物存在顺、反异构体,且顺、反异构体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生物活性。菊脂类杀虫农药通过鱼体表皮和鳃部进入鱼体,作用于鱼类的神经系统,使鱼类首先出现兴奋后又麻痹继而死亡,其毒性作用强而快...
2024-10-10 0次
阅读更多 -
鱼类疖疮病的防治
菌类养生一、病原。本病病原体为疖疮型点状气单胞杆菌。 二、流行情况。该病主要发生在青鱼、草鱼、鲤鱼、鲫鱼等鱼中,无明显流行季节,一年四季都有。一般水质污浊、养殖密度过大、水质较肥、鱼体受伤等条件下易发生此病。本病虽属慢性病,死亡率低,但可造成病鱼生长缓慢或停止,鱼产品品质极差,使养殖经济效益降低。 三、症状。患病鱼背鳍基部的皮肤及肌肉组织发炎,红肿处凸出体表,触之有流动感,刺患部有灰白脓液流出...
2024-10-10 0次
阅读更多 -
鱼类开春后须防水霉病
菌类养生因操作不慎擦伤鱼体,且越冬鱼池放养密度过高,鱼类极易患水霉玻病鱼体表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柔软棉絮状物,鱼体负担过重,游动失常,食欲减退,以致衰弱而死。 防治:1.发病鱼池用0.04%食盐和0.04%小苏达合剂全池泼洒;2.受伤亲鱼可用4%磺酒涂抹患部;3.鱼卵可用4%福尔马林浸洗2分钟~3分钟...
2024-10-10 0次
阅读更多 -
鱼类常见死因及预防
菌类养生由于农田灌溉和潮涨潮落,河水频繁流动,鱼池中污染水源流入机会增多,或鱼池自身污染加上天气突变,都会引起死鱼。为了使养殖户在日常生产、管理中准确识别鱼类的死因,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死鱼的发生,现介绍几种情况下死鱼的诊断及预防方法: 一、鱼病死鱼 1、水体状况:池水的进排一般只有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才能完成,大多为封闭或半封闭水体。 2、死鱼症状:一般鱼死前都会有比较明显的征兆。如食欲减退、离群独游...
2024-10-10 0次
阅读更多 -
鱼类加工下脚料可变成保健品
菌类养生鱼类加工后剩下的下脚料,能研制成胶原蛋白,用于改善骨质疏松、营养不良、胃溃疡,还可以使人变聪明、皮肤变好。 23日上午,市发改委和市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召开海洋与渔业项目成果对接会,海洋三所的这个项目引起了不少业者的关注。在这个对接会上,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、厦门大学、集美大学、福建海洋研究所等多个科研单位介绍了不少新的科研成果。海洋三所的研究员易瑞灶说...
2024-10-10 0次
阅读更多